中國古詩詞描寫″遺憾”的詩詞

古詩詞中描寫遺憾的詩句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十分豐富,它們通過細膩的情感表達和生動的意象描繪,讓人感受到深深的失落和惋惜。以下是一些經典的詩句,它們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遺憾之情:

1. 杜甫《登高》

杜甫的《登高》是其詩歌作品中非常著名的一篇,這首詩是他在唐代大曆二年(西元767年)秋天於夔州(今重慶奉節)時所作,具體背景是他當時正遭受長期流離失所、疾病纏身的困擾。《登高》詩以登高遠眺的視角,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憂國憂民之情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以下是全詩的內容: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通過描繪壯闊的自然景色,如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鳥、落木、長江等,營造出一種深沉、遼闊的意境。同時,詩人借由這些景象,表達了自己長期漂泊、遠離家鄉的悲哀,以及年歲已高、疾病纏身的痛苦。最後兩句“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更是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在艱難歲月中的憤慨與無奈,以及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憂慮。

《登高》詩以其深邃的情感、壯麗的景色描繪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被後世廣泛傳頌,被認為是杜甫詩歌藝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經典之作。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句詩描述了秋天落葉飄零的景象,象徵著時光的流逝和個人命運的無奈,蘊含著一種無法挽留的遺憾。

2.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是一首極為哀婉動人的詞作,創作於北宋末年,表達了作者在國破家亡、丈夫去世後的孤獨、哀傷和對往昔生活的深深懷念。以下是這首詞的全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在秋日裏孤獨的內心世界。開頭的“尋尋覓覓”四個字,既是對行動的描寫,也是對心靈狀態的揭示,意味著她在尋找失去的一切,包括丈夫、家園、快樂和安寧。接下來的“冷冷清清”和“淒淒慘慘戚戚”則進一步渲染了她內心的孤獨和哀傷。

詞中提到的“三杯兩盞淡酒”、“晚來風急”、“雁過也”等意象,都是觸發她愁緒的因素。尤其是“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雁的南遷北返讓她想起了曾經的幸福時光,而現在卻只能獨自面對寒冷和孤獨。

最後,詞中“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一句,以菊花的凋零象徵著生命的衰敗和時光的無情。而“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則表達了她在無盡的等待和孤獨中的煎熬。結尾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以梧桐和細雨的意象,進一步強化了淒涼的氛圍,將整首詞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詞通過對日常景象的細膩描繪,傳達了李清照在個人生活和國家命運雙重打擊下的深沉悲痛,展現了她的才情與情感世界的豐富與深邃。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通過描繪主人公在尋找失去的愛人過程中的孤獨與悲涼,表達了深深的思念和無法彌補的遺憾。

3.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誰念西風獨自涼”這句詩出自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這首詞是納蘭性德表達個人情感的代表作之一,尤其以這句“誰念西風獨自涼”最為人所熟知,它描繪了一幅淒清的畫面,表達了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

全詞如下: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詞中“誰念西風獨自涼”這句話,描繪的是在西風的吹拂下,詞人獨自一人面對蕭瑟的黃葉,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說的孤獨和冷清。這裏的“西風”不僅指自然界的風,也象徵著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詞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和對當前孤獨境遇的感慨。

整首詞通過回憶與妻子共度的美好時光,對比現在獨自面對的孤獨,展現了納蘭性德對失去的懷念以及對生命短暫、美好易逝的深刻領悟。這種情感的表達,使得這首詞成為了納蘭性德作品中的經典,也是中國古典文學中關於孤獨、回憶和珍惜當下情感的典型代表。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描述了秋風中的孤獨與蕭瑟,暗示了一種被遺忘和忽視的遺憾。

4. 白居易《長恨歌》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主要講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及其悲劇結局。這首詩以其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在中國古代文學中享有極高的地位。以下是《長恨歌》的部分內容: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複止,西出都門百餘裏。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筆觸,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以及安史之亂後兩人被迫分離的悲劇結局。白居易在詩中不僅描繪了他們的愛情之美,更深刻地揭示了歷史的無情與命運的不可抗力,表達了對這段歷史悲劇的同情與反思。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這句詩出自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表達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以及他們死後仍願為伴侶的遺憾與渴望。
5.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原詞如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之夜,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與弟弟蘇轍已經七年沒有見面。詞中表達了蘇軾對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宇宙人生的思考,既有對美好團圓的嚮往,也有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其中,“明月幾時有?”的開篇發問,引出了對時間與空間的遐想,而“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則是對親人團聚的美好祝願,至今仍然廣為流傳。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蘇軾在這首詞中表達了對月亮的感慨,同時也寄託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以及不能相聚的遺憾。

6. 李白《將進酒》

《將進酒》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豪放不羈,充滿了對酒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豁達態度。下麵是《將進酒》的完整內容: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以黃河的壯闊為引子,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對酒的熱愛。詩中既有對生命短暫的憂愁,又有對飲酒作樂的追求;既有對功名利祿的不屑,又有對歷史英雄的仰慕。整首詩氣勢磅礴,情感激昂,充分體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雖然這句詩更多地體現了及時行樂的態度,但也隱含了對美好時光易逝的無奈和遺憾。

這些詩句通過不同的主題和情境,展現了人類在面對失去、分離、未能實現的願望時所產生的深深遺憾。它們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情感表達的精華,讓讀者在欣賞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情感的深度和複雜性。

Skills

Posted on

August 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