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選一組七絕組詩為古今七絕之冠,您會選哪一組?

以下的七絕組詩,您認為哪首可以稱為七絕組詩之冠呢?

原創 孤鷹 創新立號 2024年07月28日 22:29 福建
以下的七絕組詩,您認為哪首可以稱為七絕組詩之冠呢?

原創 孤鷹 創新立號 2024年07月28日 22:29 福建

評選一組七絕組詩為古今七絕組詩之冠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問題,因為不同的讀者可能會根據個人喜好、對詩歌的評價標準以及對文學作品的深入理解來做出選擇。不過,我們可以從文學成就、影響力、藝術性和創新性等方面考慮一些候選組詩。

以下是幾個可能被考慮的候選組詩:

1.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這兩首詩以「黃河遠上白雲間」和「一片孤城萬仞山」等名句著稱,展現了邊塞風光的壯美與戍邊將士的孤獨與哀愁,藝術性極高。

王之渙的《涼州詞》共兩首分別是:

①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揚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②吹角連營夜月明,孤城遙望玉門清。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這兩首詩都描繪了邊疆的壯麗景色和戍邊將士的孤獨生活,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國家邊防安全的關切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其中,「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句尤為膾炙人口,常被引用來表達對邊疆遙遠、環境惡劣、與內地隔絕的感嘆,以及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可以說,這兩首詩通過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和深刻的主題,展現了詩人對邊疆安全問題的「亡羊之嘆」。

2. 王維《輞川集》:

王維的《輞川集》是他晚年隱居於藍田縣輞川別業時創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首。這組詩不僅以其精煉的語言、深邃的意境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而著稱,而且充分體現了王維的禪宗思想和他對自然美的獨特感悟。

《輞川集》中的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世界,通過對山水、林泉、花鳥等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出了一種超越日常世俗的寧靜與和諧之美。王維通過這些簡短的詩句,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遠離塵囂、充滿詩意的精神境界,讓人在欣賞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種心靈的淨化和精神的慰藉。

例如,《鹿柴》一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通過寂靜的山林、回蕩的人聲和溫暖的夕陽,營造出了一種幽深而靜謐的氛圍,引發了人們對自然與內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輞川集》不僅是王維詩歌創作的一個高峰,也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朵奇葩,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和藝術審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展現了王維個人的藝術追求和哲學思考,也成為了後人探索自然、人生和社會的一種精神資源。王維的《輞川集》包含了20首五言絕句,但如果我們考慮七絕,他的一些其他作品如《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絕句,也被稱作《渭城曲》。這首詩表達了送別友人的深情厚誼,並且蘊含著對友人遠行路途的擔憂。以下是這首詩的原文及其翻譯:

原文: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捨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翻譯:

清晨的渭城細雨濕潤了輕塵,

旅店周圍柳樹的葉子顯得格外鮮綠清新。

我勸你再喝完這一杯酒,

出了陽關之後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

這首詩的背景是友人元二即將前往遙遠的安西(今新疆地區),路途遙遠且荒涼,因此王維用這首詩來表達對友人的不捨之情以及對友人身處險境的擔憂。其中,「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句,不僅體現了深厚的友情,也寓意著對友人旅途安全的祝福。

(即《渭城曲》)渭城曲》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著名七言絕句,全詩如下: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捨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描述的是在早晨的細雨中,渭城的塵土變得濕潤,旅店前的青柳顯得格外新鮮。詩人在此地為朋友送行,以飲酒的方式表達離別的不捨和對未來的祝願。最後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表達了對朋友遠行後孤獨與寂寞的擔憂,也流露出對友情的珍惜與不捨。

《渭城曲》不僅因其優美的意境和深沈的情感而廣受贊譽,更是因其語言的簡潔凝練、意象的生動鮮明而成為唐詩中的經典之作。此詩不僅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後世的文化傳承中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3. 李白《靜夜思》

《靜夜思》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譽為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之作。這首詩以簡練的四句,表達了詩人在寂靜夜晚的思鄉之情。以下是《靜夜思》的全文及譯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床前明亮的月光,讓我懷疑是不是地上的霜。
我抬頭望著那明亮的月亮,心中不禁低下了頭,思念起遠方的家鄉。

這首詩以月光和霜作為比喻,描繪出詩人獨自一人在異鄉夜晚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深深思念。月光和霜的對比,既烘托了環境的寧靜,也強化了詩人情感的深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句詩,簡潔而富有畫面感,將詩人的思緒和情感凝結成一幅動人的畫面,深深地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

《贈汪倫》

《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全詩如下: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講述的是李白即將離開桃花潭時,好友汪倫前來送行,並以歡快的歌聲相送的情景。李白被汪倫的熱情和真摯的情感深深感動,於是揮毫寫下了這首傳世佳作。

詩中以桃花潭水的深淺來比喻汪倫對李白深厚的情誼,將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汪倫與李白之間的情誼顯得更加濃烈和不可磨滅。桃花潭水雖深,卻比不上汪倫對李白的送別之情。這種巧妙的比喻和強烈的對比,使得整首詩情感飽滿,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贈汪倫》不僅體現了李白與汪倫之間的深厚友誼,也展示了李白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將其轉化為詩歌藝術的獨特才華。這首詩也因此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歌頌友情的經典之作。
雖然這兩首詩屬於單篇作品而非組詩,但它們的廣泛影響力和藝術成就使得李白的七絕作品在討論中往往被提及。《靜夜思》尤其以其簡潔的文筆和深刻的鄉愁情感而著名。

4. 王昌齡《從軍行》組詩: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組邊塞詩,共有七首,每首都是七言絕句。以下是一首代表性的《從軍行》:

《從軍行》第七首: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的壯麗景色與戍邊將士的艱苦生活。首句「青海長雲暗雪山」用壯闊的青海湖與雪山的景象,襯托出邊塞環境的遼遠與險峻;次句「孤城遙望玉門關」則突出了邊關的孤立與遙遠;第三句「黃沙百戰穿金甲」形象地表現了邊疆將士們在惡劣環境中長期作戰的艱辛與堅韌;末句「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了將士們誓死守衛邊疆、保衛國家的決心與信念。

《從軍行》系列作品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寓意,展現了唐代邊塞詩的特點,既有對戰爭殘酷的揭示,也有對邊疆戰士英勇精神的贊美,同時反映了詩人對國家與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這些詩作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組詩,每首七絕,展現了邊塞戰爭的殘酷和戰士們的豪情,尤其是其中一首:「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 杜甫《秋興八首》:

《秋興八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這組詩共八首,創作於公元759年,當時杜甫避亂在四川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這組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對故鄉長安的深切懷念以及對自身漂泊生涯的感慨。以下是《秋興八首》第一首的原文及其翻譯:

原文: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翻譯:
秋天的露水使得楓樹林凋零,巫山和巫峽的氣氛顯得陰冷。
江中的波浪與天空相連,彷彿都在洶湧,邊塞的風雲與大地相連,顯得陰沈。
兩度花開,兩次讓我想起過去的淚水,孤獨的小船系著我對故鄉的思念。
寒衣在各地催促著人們縫製,白帝城的高樓上,急促的搗衣聲在傍晚響起。

《秋興八首》是杜甫在遠離長安後的深刻抒發,通過描繪秋日的淒清景象,寄託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憂慮,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對故鄉的深情眷戀。這組詩以其深沈的情感、豐富的意象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成為了杜甫晚年詩歌創作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瑰寶。- 儘管《秋興八首》是七律而非七絕,但如果考慮其整體的藝術性和深刻性,它展現了一個偉大詩人面對時代和個人命運時的複雜情感,對後世影響深遠。

6. 杜甫《絕句》組詩:

杜甫是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涵蓋了各種體裁,包括絕句。絕句是四句詩,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的詩歌形式,通常分為兩聯,上下兩聯各自獨立,又互相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意境或情感表達。

下面是一些杜甫的著名絕句例子:

1. 《春望》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2.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 《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5. 《絕句》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這些絕句展示了杜甫豐富的想象力、精湛的技藝和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洞察。杜甫的詩歌常常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同時也表達了個人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杜甫的《絕句》組詩,雖然以五言絕句為主,但其中包含了一些七言絕句,如《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以其清新自然的風格和深厚的情感表達,深受喜愛。

最終選擇哪一組作為古今七絕組詩之冠,取決於個人的審美偏好和對詩歌的深度理解。這些組詩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歷史地位,代表了不同詩人對七絕這一形式的卓越貢獻。

閱讀完以上古代名人詩作,您會選擇哪一首作為七絕組詩之冠呢?
評選一組七絕組詩為古今七絕組詩之冠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問題,因為不同的讀者可能會根據個人喜好、對詩歌的評價標準以及對文學作品的深入理解來做出選擇。不過,我們可以從文學成就、影響力、藝術性和創新性等方面考慮一些候選組詩。

以下是幾個可能被考慮的候選組詩:

1.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這兩首詩以「黃河遠上白雲間」和「一片孤城萬仞山」等名句著稱,展現了邊塞風光的壯美與戍邊將士的孤獨與哀愁,藝術性極高。

王之渙的《涼州詞》共兩首分別是:

①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揚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②吹角連營夜月明,孤城遙望玉門清。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這兩首詩都描繪了邊疆的壯麗景色和戍邊將士的孤獨生活,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國家邊防安全的關切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其中,「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句尤為膾炙人口,常被引用來表達對邊疆遙遠、環境惡劣、與內地隔絕的感嘆,以及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可以說,這兩首詩通過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和深刻的主題,展現了詩人對邊疆安全問題的「亡羊之嘆」。

2. 王維《輞川集》:

王維的《輞川集》是他晚年隱居於藍田縣輞川別業時創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首。這組詩不僅以其精煉的語言、深邃的意境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而著稱,而且充分體現了王維的禪宗思想和他對自然美的獨特感悟。

《輞川集》中的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世界,通過對山水、林泉、花鳥等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出了一種超越日常世俗的寧靜與和諧之美。王維通過這些簡短的詩句,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遠離塵囂、充滿詩意的精神境界,讓人在欣賞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種心靈的淨化和精神的慰藉。

例如,《鹿柴》一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通過寂靜的山林、回蕩的人聲和溫暖的夕陽,營造出了一種幽深而靜謐的氛圍,引發了人們對自然與內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輞川集》不僅是王維詩歌創作的一個高峰,也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朵奇葩,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和藝術審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展現了王維個人的藝術追求和哲學思考,也成為了後人探索自然、人生和社會的一種精神資源。王維的《輞川集》包含了20首五言絕句,但如果我們考慮七絕,他的一些其他作品如《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絕句,也被稱作《渭城曲》。這首詩表達了送別友人的深情厚誼,並且蘊含著對友人遠行路途的擔憂。以下是這首詩的原文及其翻譯:

原文: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捨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翻譯:

清晨的渭城細雨濕潤了輕塵,

旅店周圍柳樹的葉子顯得格外鮮綠清新。

我勸你再喝完這一杯酒,

出了陽關之後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

這首詩的背景是友人元二即將前往遙遠的安西(今新疆地區),路途遙遠且荒涼,因此王維用這首詩來表達對友人的不捨之情以及對友人身處險境的擔憂。其中,「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句,不僅體現了深厚的友情,也寓意著對友人旅途安全的祝福。

(即《渭城曲》)渭城曲》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著名七言絕句,全詩如下: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捨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描述的是在早晨的細雨中,渭城的塵土變得濕潤,旅店前的青柳顯得格外新鮮。詩人在此地為朋友送行,以飲酒的方式表達離別的不捨和對未來的祝願。最後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表達了對朋友遠行後孤獨與寂寞的擔憂,也流露出對友情的珍惜與不捨。

《渭城曲》不僅因其優美的意境和深沈的情感而廣受贊譽,更是因其語言的簡潔凝練、意象的生動鮮明而成為唐詩中的經典之作。此詩不僅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後世的文化傳承中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3. 李白《靜夜思》

《靜夜思》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譽為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之作。這首詩以簡練的四句,表達了詩人在寂靜夜晚的思鄉之情。以下是《靜夜思》的全文及譯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床前明亮的月光,讓我懷疑是不是地上的霜。
我抬頭望著那明亮的月亮,心中不禁低下了頭,思念起遠方的家鄉。

這首詩以月光和霜作為比喻,描繪出詩人獨自一人在異鄉夜晚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深深思念。月光和霜的對比,既烘托了環境的寧靜,也強化了詩人情感的深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句詩,簡潔而富有畫面感,將詩人的思緒和情感凝結成一幅動人的畫面,深深地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

《贈汪倫》

《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全詩如下: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講述的是李白即將離開桃花潭時,好友汪倫前來送行,並以歡快的歌聲相送的情景。李白被汪倫的熱情和真摯的情感深深感動,於是揮毫寫下了這首傳世佳作。

詩中以桃花潭水的深淺來比喻汪倫對李白深厚的情誼,將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汪倫與李白之間的情誼顯得更加濃烈和不可磨滅。桃花潭水雖深,卻比不上汪倫對李白的送別之情。這種巧妙的比喻和強烈的對比,使得整首詩情感飽滿,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贈汪倫》不僅體現了李白與汪倫之間的深厚友誼,也展示了李白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將其轉化為詩歌藝術的獨特才華。這首詩也因此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歌頌友情的經典之作。
雖然這兩首詩屬於單篇作品而非組詩,但它們的廣泛影響力和藝術成就使得李白的七絕作品在討論中往往被提及。《靜夜思》尤其以其簡潔的文筆和深刻的鄉愁情感而著名。

4. 王昌齡《從軍行》組詩: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一組邊塞詩,共有七首,每首都是七言絕句。以下是一首代表性的《從軍行》:

《從軍行》第七首: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的壯麗景色與戍邊將士的艱苦生活。首句「青海長雲暗雪山」用壯闊的青海湖與雪山的景象,襯托出邊塞環境的遼遠與險峻;次句「孤城遙望玉門關」則突出了邊關的孤立與遙遠;第三句「黃沙百戰穿金甲」形象地表現了邊疆將士們在惡劣環境中長期作戰的艱辛與堅韌;末句「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了將士們誓死守衛邊疆、保衛國家的決心與信念。

《從軍行》系列作品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寓意,展現了唐代邊塞詩的特點,既有對戰爭殘酷的揭示,也有對邊疆戰士英勇精神的贊美,同時反映了詩人對國家與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這些詩作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組詩,每首七絕,展現了邊塞戰爭的殘酷和戰士們的豪情,尤其是其中一首:「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 杜甫《秋興八首》:

《秋興八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這組詩共八首,創作於公元759年,當時杜甫避亂在四川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這組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對故鄉長安的深切懷念以及對自身漂泊生涯的感慨。以下是《秋興八首》第一首的原文及其翻譯:

原文: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翻譯:
秋天的露水使得楓樹林凋零,巫山和巫峽的氣氛顯得陰冷。
江中的波浪與天空相連,彷彿都在洶湧,邊塞的風雲與大地相連,顯得陰沈。
兩度花開,兩次讓我想起過去的淚水,孤獨的小船系著我對故鄉的思念。
寒衣在各地催促著人們縫製,白帝城的高樓上,急促的搗衣聲在傍晚響起。

《秋興八首》是杜甫在遠離長安後的深刻抒發,通過描繪秋日的淒清景象,寄託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憂慮,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對故鄉的深情眷戀。這組詩以其深沈的情感、豐富的意象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成為了杜甫晚年詩歌創作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瑰寶。- 儘管《秋興八首》是七律而非七絕,但如果考慮其整體的藝術性和深刻性,它展現了一個偉大詩人面對時代和個人命運時的複雜情感,對後世影響深遠。

6. 杜甫《絕句》組詩:

杜甫是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涵蓋了各種體裁,包括絕句。絕句是四句詩,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的詩歌形式,通常分為兩聯,上下兩聯各自獨立,又互相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意境或情感表達。

下面是一些杜甫的著名絕句例子:

1. 《春望》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2.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 《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5. 《絕句》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這些絕句展示了杜甫豐富的想象力、精湛的技藝和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洞察。杜甫的詩歌常常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同時也表達了個人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杜甫的《絕句》組詩,雖然以五言絕句為主,但其中包含了一些七言絕句,如《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以其清新自然的風格和深厚的情感表達,深受喜愛。

最終選擇哪一組作為古今七絕組詩之冠,取決於個人的審美偏好和對詩歌的深度理解。這些組詩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歷史地位,代表了不同詩人對七絕這一形式的卓越貢獻。

閱讀完以上古代名人詩作,您會選擇哪一首作為七絕組詩之冠呢?

Skills

Posted on

July 2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