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4億中國人都盼著房價下跌會發生什麼呢?
此時此刻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似乎正在發生一件讓人難以理解的”經濟學奇跡”。一面是大多數老百姓對“房地產”恨之入骨,一面又是國家拋出各類救市政策,甚至不惜打出了”一城一策”,“鼓曆農民退出農村宅基地、進城買房”。
很多人不理解,房價為什麼不能崩❓歷史上日本房價崩過、美國房價崩過,明明崩了之後可以讓居者有其所,崩了之後,甚至可以選擇集體斷供,崩了以後可以讓年輕人不用′做房奴,可以把”救市”省下來的資金投入到”產業升級”裡。讓中國科技取代房地產,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是現在國家偏偏要收儲,要動用一筆又一筆的資金進來托市,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答案就是要阻斷全民預期房價下跌的趨勢,至少要讓這種趨勢形成的速度不能太快。
2024年全國多地惡性事件頻發,上海9號線,台州某高校,雲南某醫院一件一件和房地產看似毫不相關的事,卻正是90%的人一致預期房價下跌導致的房地產相關產業崩潰後,從房地產擴散出來的危機,因為一旦全民預期房價下跌,那必定沒有人敢進場接盤,而一旦沒有了新房銷售,房地產鏈條上的很多公司,很多崗位都會出大問題,恆大是個典型的例子,恆大暴雷以後,和恆大關聯的公司一個一個都被拖下了水,做塗料的三棵樹壞帳2.72億,搞裝修的廣田集團一年虧掉55億,借給恆大2700億的盛某銀行,如果不是上面擔心糸統性的金融風險破產10次都填不平這個黑窟窿,恆大崩盤,上下遊8000多家供應商無一幸免,你要知道中國的房地產公司可不止恆大一家呀。
“恆大們”的背後還有無數的個人和家庭在房地產這條”產業鏈”上,工業和服務業是絕無僅有的兩大能夠容納大量就業崗位的行業,如果現在新房不蓋,很多人就沒了工作,也就沒了收入,就一定會有情緒,大家可以到網上去搜一搜就能感覺到為什麼,今年多地要加大安保防控力度,這裡也奉勸大家一句,當下的環境下,謹言慎行,人多的地方盡量少去。
在過去20年裡房地產一直是我們的支柱產業,哪怕到了2020年全國土地收入仍然佔到全國財政總收入的46%,佔到地方財政總收入的84.03%,今年1~3月全國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了2.3%,1~4月同比下降了2.7,說明4月份的降幅在擴大,房價下跌,房子賣不出去,今年的財政壓力確實不小,我們現在只說了全民預期房價下跌導致新房銷售的問題,更隱性的問題還有,新房一旦大規模降價,二手房市場將徹底崩盤。
根據彭博社報道:標准普爾全球評級最新預計,今年中國住宅銷售將下降15%,此前預計今年的降幅為5%左右,另外一家評級機構”惠譽”,6月19日也做出了洞洞整,預計今年中國的新房銷售將下降15%至20%,此前預估的降幅為5%至10%,其實到現在這個時候真的是信心比什麼都重要的階段,就是不能讓大家信心崩了,
以上分析不是為了給房地產正名,房地產到底綁架了多少人,其實答案大家心裡都知道,但是站在當下的環境下來看,我們卻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沒房子的希望”房價下跌”,這沒有錯,很合理,有房子的不希望”房價下跌”,這也沒有錯,很合理,國家不希望房價下跌,這也沒錯很合理,大家都沒有錯,但是最後出現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頭痛的問題,只是說房價的問題對國家來說或許只是一個陣痛,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這就是一輩子的事,身處這個時代,普通人除了接受也改變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