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年的第一天,元月1日晚上八點在中國中央電視台4套中文國際頻道播放的”記住鄉愁″記錄片記述中華義門陳的優良傳統”義”千古人間義字香,耕讀傳家、忠孝為本的薪火傳承的家風。

江西德安義門村,每年清明節一場莊嚴隆重的祭祖儀式即將開始。
這是一場家族的聚會,來自各地的“義門陳”後裔。追思緬懷共同的先祖,勉勵後輩不忘根本光耀門庭。
“義門陳”,這是一個在中華民族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族。
曾創下了332年,同炊共飲,傳承15代3千9多人不分家的歷史紀錄。
走在“義門陳”五祖詞的長廊上,仿佛走進了一部記載著家族往事的史書。
而門楣之上高掛著的匾額,也在向今天的人們彰顯著這個家族的榮耀。
廬山腳下,鄱陽河緩緩流淌,穿越群山,匯入鄱陽湖,注入長江。
義門村就坐落在這片靈動的山水間。
這座以“義”命名的小山村,是三千萬“義門陳”後裔共同的祖地。
五祖祠始建於唐代,祠堂內供奉的是陳氏家族的五位先祖。
你看這裏有一堵牆,這是“義門陳”留下來最早的一個遺跡。
五祖祠數次毀於戰火,又數次重建。
一個家族長達千年的傳奇故事從這裏開始,
唐朝太和年間為躲避戰亂,先祖陳旺帶領族人舉家遷徙,落腳在一個叫做艾草坪的地方。
也就是今天的德安縣義門村。陳家聚族而居,到唐僖宗時,以九代未分家,發展到180多人,成為當地望族。
陳氏家族治家有方,在1千1百多年前,他們就制定出許多超越時代的家規,巜家法》規定人無私財,一夫一妻,有飯同吃,有衣同穿。
那是正值唐朝末年,叛亂四起,為穩定朝局安撫民心,唐僖宗命人在全國遍訪“德義人家”。
就訪到了江州陳氏有這麼一個家族,不但是耕讀傳家,而且是忠孝為本。
“人無私財廚無異爨”連廚房裏所有吃的物品,都沒有(分)你的我的,統統吃一樣的,共用。
這個家族不得了。你說唐僖宗高不高興,唐僖宗他就是聽了這樣的故事之後,大為讚賞,所以賜了“義門陳氏”,同時還賜了一幅對聯,“九重天上旌書貴,千古人間義字香”。
在古代,一個家族能夠受到皇帝旌表,是極大的榮耀。
陳氏家族的名聲由此傳揚天下,被譽為“義門陳”。
從那以後,一個個旌表接踵而至,“義門陳”家族曾被九位帝王29次旌表題贈。
陳家人還為此修建了一座宣讀詔書的旌表臺。
作為歷史的見證,今天的旌表臺依然是家族活動的重要場所。
旌表臺前,回鄉祭祖的陳氏後人聚在一起。
過去,他們的祖先合炊共飲,以擊鼓的方式通知族人,按照長幼順序回家吃飯,現在,人們也會依照傳統,回家時,吃上一頓合炊共飲的團圓飯。
但這樣的場景在歷史上也曾中斷過。
北宋至道二年西元996年,江州大旱連續數月滴雨未落,大災之年,足額繳納田賦,對這個龐大的家族來說,無疑是沉重的負擔。
為省下糧食繳納賦稅?陳家人緊衣縮食,連續數月靠米湯充饑。
消息傳到朝堂,宋太宗十分感動。
特意賜給“義門陳”3千擔官糧,以解燃眉之急。
然而,看到同樣受饑荒之苦的鄉鄰,當時的家長陳旭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上疏朝廷表示,只接受官糧1千5有石。
讓出一半糧食救濟周邊百姓。
對此,有人提出異議,認為糧食青黃不接,價格堪比黃金,不如賣掉部分,購置田產以圖長遠。
陳旭為此大發雷霆,“朝廷為我們送來救濟糧,我們怎麼能見利忘義,做出有損家聲,有負國恩的事呢”。
他覺得周邊的百姓比我們都還要苦,於是只要了1千5百石,其他的1千5百石,他全部就接濟周邊的百姓去了,這就是公,這就是義。
在您看來,這個公和義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準則,心有他人心有國家。
大災之年,“義門陳”家族主動要求官糧減半的事,讓宋太宗不解。於是,派出官員前往江西探察,一路上大臣聽說了許多關於這個家族的傳奇故事。
相傳,陳家養了100只狗,到了吃飯時間,不論先來後到,都會安靜地守在食槽旁。
等其他夥伴到齊了才同時進餐。
大臣將信將疑敵軍親自試探,決定親自試探,他把帶來100個肉包子放到石槽裏,沒想到一只大白狗搶先上前叨走兩個肉包子,旁若無人地跑掉了,人們大吃一驚!尾隨白狗來到柴房。
發現他正把叨來的肉包子,分給瘸腿的老黃狗,老黃狗吃了包子,其他狗才吃起來,大臣十分動容感慨道“真乃義犬也,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乎”。
“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故事,就此傳頌開來。
大臣回京複命的同時,也帶回“義門陳《家法》《家範》。宋太宗看後感歎,“天下有此人家,真良家也”。
他就親自寫了一塊金匾,叫“真良家”。怎麼講這三個字,真良家,這個家族都真優良,就是我們需要這個典範,一種誇讚,這是非常滿意。後來過了幾天,他覺得意猶未盡,這還不夠,他又親自寫了三個字,三個金字叫“義居人”。當時宋太宗召見我們“義門陳”的族長,他說你這個家族這麼大,這麼多人口,你靠什麼能幫他們聚攏呢?當時我們的家長就跟這個宋太宗講:公則無私、無私則可義聚,才能夠聚在一起。
“公則無私,無私方可義聚”。或許這就是“義門陳”家族長勝不衰的秘密。
從“懇請官糧減半”的家族義舉,到“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傳說故事,人們總會被“義門陳”家族強大的凝聚力所震撼。
其實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以“義”字傳家者無數,而“義門陳”的難得之處在於,以合理細緻的規範和潛移默化的教育,形成大公無私的家族風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義門陳”家族能夠綿延數百年的關鍵所在。而陳氏後人,也把對這種“義”的理解寫進了家訓當中。
家風來自家規,禮儀源於教化。
《家法》中規定,村中設立“百嬰堂、都醫院、壽安堂”。生活在這裏的“義門陳”族人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正是儒家先賢對大同世界的展望。
像這個家法第十四條“宗族鄰里貧富不同,富之濟貧古道也”。說你富了就應該濟貧,還不要給人家有壓力。就是你不要要求他,你一定什麼時候還回來,懷有一顆仁善之心的是能救人以危難。
隨著家《法家》《家範》的施行,“行大公、、明大義”的家風,在代代傳承中深入人心。
家族劃出2千畝土地作為學田,建起一座東佳書院。不僅陳氏子弟,周圍鄉鄰都可以來這兒讀書。
唐宋兩代,書院培養出50多位進士。
北宋承相呂端曾用:“800頭牛耕日月,3千燈火讀文章”,來形容當年東佳書院的盛況。
只是那時,挑燈夜讀的陳氏子弟不會想到家族的命運將在不久之後,迎來重大的轉變。
五祖祠裏,一份鍋片記錄著義門陳分家的往事。這是我們的傳家寶,是當年的鍋片,分家的時候帶到各個莊裏面去的鍋片。
北宋嘉祐7年7月初三,一道聖旨被送往義門陳氏。那時,過於龐大的家族讓朝廷感到忌憚。宋仁宗便以陳氏孝義太盛,分散到各地教化民風為由,頒指分家。
如何公平公正地把這個龐大的家族分開,成為擺在家長陳泰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天夜裏,一口大鍋被抬進祠堂,吊上房梁,家長陳泰一聲號令,陳家那口同吹共飲的的鐵鍋,從房梁拋下,摔成291片,這意味著“義門陳”家族,將分成291個小家庭。
每戶人家帶著一份鍋片和一部家譜離開家園,奔向72州144縣。
從此“一門繁衍成萬戶,萬戶皆為新義門”。
“一門繁衍成萬戶,萬戶皆為新義門”。
如今,遍佈世界各地的“義門陳”後裔,依然在門楣之上高掛著“義門世家”或“義門流芳”的匾額。
這些匾額鐫刻著家族的文化基因,聯通著陳氏後裔的過往和今天。
文家風傳承不斷,激勵著無數後人以信義和道義為指引,書寫下新的義門傳奇。
“義門陳”家族在歷史上留下許多燦若星辰的名字。
中共一大代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潭秋就是其中一位。
1920年修篆族譜時,陳潭秋撰寫了一篇《第二次續修家乘感言》文章中寫道“吾族千餘年來以義聲著,足見義之一字,為保障群眾生活之利器,凡人類社會亦均有所利賴焉”。
陳潭秋在這部感言裏面,他就把這個“義”字延伸了,延伸到整個國家和社會。
“凡人類社會亦均有所利賴焉”就是當事人生活的困苦,不是一人一家的問題,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問題。這點到了他為什麼要參加革命?是為了解放人類社會,他們。
他是拋小家顧大家,為革命獻身。
家族的榮辱與國家的興衰緊密相連。
個人的命運與民族的未來息息相關,時代的風雲變幻中,“義門陳”至公無私的家族之義,化作凜然無畏的家國大義,激勵著陳氏子弟走上保家衛國的戰場。
大公堂也是義門陳家族議事的場所
這一天,陳瑾回到“義門陳”祖地,他的祖父是愛國抗日將領陳蘊瑜。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陳蘊瑜帶領家鄉子弟奔赴淞滬戰場。
11月4日,部隊開拔前線,隆隆炮聲近在咫尺。他深知此戰的危險,戰鬥前,給年幼的孩子寫下一封家書。
吾兒知之,國家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日寇欺辱我中華,正值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時,上陣殺敵是我軍人應盡的天職,現我部奉命開赴前線抗日,此去不成功便成仁,成人取義,為我夙願,若有不幸,叔父既你父,你們千萬要聽叔父的話,努力讀書為計希望,陳蘊瑜。
寫了這封信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他消息了。然後等到在聽到他消息的時候,就是他犧牲的那個通知了。
山河破碎,熱血難涼。
1938年5月5日,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陳蘊瑜帶領戰士與敵人血戰三晝夜,犧牲在碭山戰場,時年38歲。
陳瑾曾多次去安徽碭山尋找祖父的遺骸。
但幾十年來,一直未能如願。
在尋找過程中,陳瑾遇到許多像她一樣的烈士後代,也聽到很多為國捐軀的感人故事。
從2017年開始,他們走訪全國30多個城市,用四年時間搜集整理抗戰烈士名錄。
這本是從1937年到1945年犧牲的陳姓的抗戰英烈,到目前為止,統計了有1萬2441名。
士名他也是一行,將軍他也是一行,在這個這本書上他們是平等的,大義面前,他們承擔的擔當也是一樣的。
實際上他們當年在家鄉可能是一個農民,是個小商人,或者甚至是一個就是已經成家的一個年輕的父親。但是當國難當頭的時候,他們都拋棄了自己的小家。
他們紛紛報名從軍,在戰場上為國捐軀了。
當時沒有條件去收斂他們的屍骨,所以包括像我爺爺,他現在就在碭山那片土地上“堅守”。
我去找,沒找他,但是我覺得他跟他保衛的土地和人民在一起是有意義的,就像他遺書上說的“為、國家是在語速上說為我犧牲你有家。
魏國心聲亦有價值民族危亡之際,1萬2441位陳氏族人義無反顧地走向戰場。今天,陳瑾帶著這本沉甸甸的《陳氏抗戰烈士名錄》回到“義門陳”祖地,他們就是“義門陳”近現代最優秀的子弟,今天我們把這些先烈帶回來,讓“義門陳”的祖輩們以他們為榮。1萬多英烈回到祖先的懷抱,無論將軍還是士兵,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義門陳氏”,重如千鈞的四個字,曆經風雨卻熠熠生輝。

在德安,許多陳姓人家都會懸掛彰顯義門陳家風的匾額。它們烙印著祖先的教誨,也凝結著每一位”義門陳″後人對自身的審視和對後輩的囑託。
陳文生時常會到旌表臺走一走,每當牌坊下走過,就會想起兒時父親對他說的話,我記得我在讀三年級的時候,公家每年過年,都要殺豬過年,在我家殺,我就想著用點肉熬油炒飯吃,我父親看到了,把我的那個大罵了一頓,這是公開的東西,不能拿。
我就是記得這麼一點,一直紮在我的腦子裏面,你回頭想想,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講,
這種家風、家教起到的是一個定向標的作用,就是要有公心和擔當。
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陳文生長大後參軍入伍。
1998年,長江流城隍爆發特大洪水。
當時,陳文生任武警九江支隊教導大隊大隊長。
面對決口的江堤斌他和34名戰友寫下血書,跳入湍急的洪水中。
陳文生跟領導說,我們要成立一支敢死隊伍,會游泳的可以報名,黨員可以報名。我聽說那個時候有的隊員都寫了遺書啊,對,有的寫的遺書。還有的寫的血書,暴露,抱著必死的心態,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對許多人而言,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在陳家人看來,卻是理所應當的選擇。
像陳文生一樣,許多陳氏子弟都參與其中,陳申挑的家就在長江邊,當時他和村民組織一支搶險隊守在江堤上,最危險的時候他抱著1塊石頭,潛入江底封堵管湧。
陳申桃的抗洪故事被寫入陳氏族譜。
1998年,長江流域洪水,益公堤有潰決之險,其身先士足,頑強拼搏,化險為夷,保障人民財產。被評為全國抗洪英模,“傳後世”。也就是說,不管今後再有多少代,只要有陳氏族譜在就瞭解陳申桃的故事。
陳申桃參加抗洪那一年,兒子陳健只有14歲。
父親他的事跡在我們10裏八鄉的廣為流傳,就做為他的孩子是吧?我做事也要想一想,什麼事不能做,什麼事能事,最簡單一句話,我給父親不能抹黑,甚至是說有一定危險,我們也必須上,如果說你退縮了,你就有愧於陳家,有愧於祖宗。
生於和平年代,陳建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和家族裏許多年輕人一樣,家風的教化早已融入生活的點滴。
每年訊期來臨,他都會作為志願者參與防洪工作。陳建2020年參加抗洪搶險的請戰書和簽字的旗幟和父親的事跡一起陳列在鎮史館中。
“一門衍萬戶,萬戶皆義門”,義的火種薪火相傳,在新時代續寫著新的傳奇,當絡繹不絕的參觀者走進義門村,探尋義門陳氏的故事,他們或許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1千多年前,敲響這面大鼓“義門陳”家族合炊共飲,患難與共,震撼人心的鼓聲象徵著家族的團結,時至今日,盡管家族後人已經相隔萬水千山,但他們依然根脈相通,秉持著同一種家風,傳承著同一種精神,家與國相連,國之本在家一份薪火相傳的家風,如同涓涓細流聚成江海,終將匯成一脈國風,成為支撐中華民族走向久遠的精神力量。